您當(dāng)前的位置 : 太原新聞網(wǎng)(太原日報報業(yè)集團) >> 特別關(guān)注

乘列車賣山貨 “太行公交”為村民帶來致富路

作者:記者 齊向真 通訊員 林小靜 2019年10月21日 09:19

原標(biāo)題:“太行公交”:村民眼中的致富列車

  在太行山深處的太焦鐵路上,只有3節(jié)車廂的8171/2次列車,常年往返于晉中榆次和沁縣大平之間,全程有21個車站,不到10分鐘便停靠一站,極大方便了沿途數(shù)十個村莊老鄉(xiāng)們的出行。這輛列車將太行山的山貨帶出去,再把日用品帶回村里,村民生活日益富裕,被人們親切地稱為“太行公交”。

  太谷縣范村鎮(zhèn)前莊村是8171/2次列車途經(jīng)的眾多山村中的一個,多年前曾居住著上百名村民。近年來,許多老鄉(xiāng)搬出了大山,但還有一小部分村民,因為留戀故土,仍居住在這里。他們平時進出大山,完全依靠8171/2次列車。

  村民杜滿根家除了政府免費發(fā)放的母雞和羊羔外,還種著三四十棵核桃樹、十多畝玉米和谷子。近年來,隨著大山中農(nóng)特產(chǎn)品走俏,杜滿根家的土雞蛋、核桃、小米越來越受青睞。他每隔兩天出山一趟,將家中的山貨帶到縣城。

  60多歲的老杜高興地說:“這幾年靠著賣山貨,再加上國家的扶貧政策,家里置辦了彩電、冰箱等家電,日子越來越有盼頭?!碧崞鸾衲甑氖粘桑膊蛔越骸敖衲旰颂沂粘刹诲e,能賣個好價錢,但如果沒火車,核桃只能爛在家里?!?/p>

  坐著火車,走出大山。20多年來,與其它村莊一樣,前莊村村民對火車有著深深的依賴。村中年齡最長的杜秋剛提起出山,更是感慨頗深。

  “我的父輩沒見過火車,想出山,只能靠兩只腳,到縣城得走3天3夜,后來有了火車,一個多小時便能出大山、到縣城,家中囤積的山貨也不再發(fā)愁銷售。”杜秋剛說這番話的時候,不由自主地朝著火車經(jīng)過的方向望去。

  前莊村距離最近的沿寨火車站,有大約5公里的山路,平日村民們帶著山貨趕火車,習(xí)慣了肩挑背扛,雖然山貨有些分量,但村民們的腳步是輕快的、愉悅的,偶爾,他們還會放聲唱上幾句。

  上午10時,杜滿根像往常一樣,裝了滿滿兩筐山貨,用扁擔(dān)挑著趕往沿寨站。1個小時后,杜滿根登上了熟悉的8171次列車。列車長任雪峰和列車工作人員像往常一樣親熱地和他打著招呼,并幫他將山貨一一搬到車上。

  任雪峰表示,8171/2次列車票價非常便宜,全程只需10.5元。多年來,沿途老鄉(xiāng)經(jīng)常乘坐這趟列車到榆社、武鄉(xiāng)和沁縣趕集,一來二去都成了熟人。誰家種了幾畝地,誰家有什么土特產(chǎn),甚至誰家孩子考上了大學(xué),他們都像家人一樣了解。

  車廂里,與杜滿根一樣出山趕集的老鄉(xiāng)有很多。他們帶著農(nóng)特產(chǎn)品,從沿途各個小站登上這趟列車,在一起交流著,引起了其他旅客的興趣。不少山外的旅客上前咨詢、購買。老鄉(xiāng)劉玉喜的幾袋蘋果被“一搶而光”,而杜滿根帶的山貨眨眼間也“銷售一空”。小小的列車像流動的農(nóng)家市場,處處洋溢著笑聲。

  在老鄉(xiāng)們淳樸的笑聲中,任雪峰說:“這幾年,沿途村民通過火車,將山貨推廣出去,生活日漸富裕。有的老鄉(xiāng)在政府幫助下,搬到了縣城安置房,有的小山村只剩兩三戶人家。但只要有旅客,老鄉(xiāng)們需要,我們會一直做好服務(wù)。” 8171/2次列車在崇山峻嶺中行駛著,車廂里,傳出老鄉(xiāng)們陣陣歡聲笑語。

(責(zé)編:楊斌)